2月25日,资本邦了解到,自去年基金代销端烧起“价格战”之后,开年以来,随着银行理财净值频频下探至1元以下,为稳股市占规模,多家理财子公司也纷纷宣告将对部分产品实行费率优惠。
据不完全统计,当前已有招银理财、中银理财、交银理财、兴银理财、信银理财、光大理财等近10家银行理财公司宣布下调费率,下调形式或者为降低固定管理费、销售服务费、托管费,也有部分理财子直接将产品管理费、申购费降至0。而所涉及的产品类型则涵盖现金管理类产品、固收类产品以及混合型产品。
例如,招商银行近日在官网接连披露数十份理财产品费率优惠公告,涉及管理费、销售服务费等费率,部分产品优惠后的费率已降至0元;中银理财也表示,将于2月22日起对“中银理财-稳富(14天持有期)”产品固定管理费费率进行优惠,2月22日至3月31日产品固定管理费由0.10%下调至0,2022年4月1日起产品固定管理费由0.10%下调至0.05%。
业内人士表示,当前银行理财公司的规模排名压力有所提升,下调费率可增加产品在销售渠道中的竞争力,提高公司管理资产规模。
值得注意的是,尽管当前不少理财产品在固定管理费端大打“价格战”,但在浮动管理费方面,却又出现了悄悄上浮的现象。此外,近期主动上调自家理财产品的募集规模的也不仅一家。
例如,农银理财和华夏理财近期就相继发布公告称,决定将旗下在管的某固收类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进行上调,并同时上调其超额管理费率。
据了解,超额管理费率是浮动费率的一种,指的是当产品的业绩超越预先设定的业绩比较基准时,按照超过计提基准部分的一定比例收取业绩报酬,是一种有效将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绑定的模式。
普益标准的研报指出,总体来说,银行理财的固定费率要低于公募基金,特别是托管费方面。不过,在超额管理费方面,公募基金几乎不收取这部分费用,而银行理财的收取比例在10%-100%之间,总体收取比例偏高,是理财业务的重要收入来源。
此外,在产品募集规模上,当前,招银理财、交银理财以及光大理财就曾纷纷公告称,决定将旗下固收类产品的募集规模进行上调。
据某理财子公司人士指出,上调部分产品的募集规模,主要是源于客户需求。此外,也有分析人士指出,在在利率存在下行空间的预期下,理财产品收益率或承压,而固收及固收+理财产品的波动稳定,风险较小,收益又高于纯债产品,因此2022年,银行理财子在主动管理上,也会加大“固收+”产品拓展力度。
光大证券王一峰团队表示,“固收+”产品有望成为银行理财公司提升投资收益、增强产品竞争力,并作为扩大资产管理规模(AUM)的重要抓手。预计在中短期内,银行理财公司仍会延续泛固收类产品为主的配置思路,逐步丰富权益类产品布局,渐进式加强权益投资。